传统观念里,进口的产品总是质量更上乘。曾经,这些漂洋过海的“舶来品”带着异国光环,无论在设计上、还是品质上,都更吸引人。然而,外国的月亮真的比较圆吗?今天,浙江检验检疫局用数据给你一个否定的答案——进口的东西也不一定更好。
2016年共抽查跨境电商120批,产品检测不合格率高达57.5%
今日上午,2016年浙江进口工业品质量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浙江检验检疫局召开。会议通报,2016年进口工业品及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,其中全年共抽查跨境电商120批,产品不合格率高达57.5%。浙江进口服装均价三年内下降50美元,但质量不比从前。
跨境电商抽查不合格率57%进口消费品不合格率近15%
浙江是电子商务大省,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蓬勃兴旺,隐患也随之而来。浙江局2016年抽查跨境电商消费品120批,涉及天猫国际、网易考拉、京东全球购、贝贝网、蜜芽、唯品会、苏宁海外购等各大电商,检测不合格率高达57.5%,不合格项目包括标识标签、功能性、磨毛和色牢度等。
检验监管处科长沈玉香告诉记者,其中涉及品质不合格及假冒产地16起,占抽查总量的13%。主要不合格产品为儿童服装、食品接触产品、玩具、婴儿纸尿裤等。
浙江进口服装均价三年降50美元质量也下降
2016年8月,一批法国的女装运至萧山。这批来自时尚国度的女式T恤衫胸前缀满亮晶晶的黑色珠子,闪着光泽。然而,萧山局检验人员按相关标准进行检验,从这80件T恤中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送实验室进行饰品的有害元素检测,检出黑色珠子的镉含量为231mg/kg,砷含量为1508mg/kg,分别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GB28480-2012所规定的镉和砷限值。若消费者长期穿戴该衣服可能会造成伤害,故判定为不合格。
浙江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处处长任金华告诉记者,随着进口量的扩大,国人消费进口产品的层次愈加丰富,消费者也将目光从价格昂贵的国际高端品牌,逐步转向周边国家性价比更高的产品。
数据显示,浙江局辖区进口服装平均单价近年来持续下降,从2014年74.5美元/件,到2015年28.0美元/件,再到2016年24.2美元/件,降幅达到50美金。与价格同步下降的,还有进口服装的质量问题。
“现在从韩国等地进口的服装也倍受消费者青睐,在价格上也更为优惠。但与过去国际一线进口服装品牌相比较,近年来进口的服装总体质量水平相对下降,质量问题较多。”
2016年,浙江局共检出目录内不合格工业品6996批,不合格率为14.35%;涉及金额为27.96亿美元,不合格率为15.16%。从数据来看,5年来批次不合格率持续上升。此外,浙江局完成目录外进口工业品监督抽查249批,不合格113批,不合格率高达45.38%,主要涉及机电、轻纺两大类的消费品,具体包括电热水壶、湿巾、牙刷、服装、童鞋、保温杯和自来水笔等。(来源:浙江在线)
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协会
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协会(英文名称:Hangzhou Cross-border E-commerce Association,缩写HCEA),由网易(杭州)网络有限公司、阿里巴巴(中国)有限公司、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、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点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发起,会员主要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、传统外贸企业、跨境电商服务商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、相关行业协会以及研究机构和其他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单位和个人。协会的行业主管部门为杭州市商务委员会。
协会会员服务热线:18969131989
办公电话:0571—86969601
入会联系:0571—86969601/18969131989
协会邮箱:apply@hzcea.org
协会官网:www.hzcea.org
协会地址:杭州市钱江新城钱江国际时代广场2号楼2301室
关注“杭州跨境电商”回复关键词“入会”获得【入会指南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