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境贸易:全球化贸易过程中,跨境电商占比高,2020年跨境电商贸易统计数据显示1.2万亿,占整个进出口贸易的3%,而在2017年时,这个比例仅为0.6%。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,跨境电商在我国的整个进出口业务中快速增长。今天,传统贸易和其他进出口业务,都在往跨境电商方向切换。
全球疫情:“外转内”不止是贸易通路的外转内,也有疫情影响下消费场景的户外转户内,更多室内的消费品类,包括居家、母婴类的产品等,得到了消费者的选择和青睐。
市场需求:尽管近年来出生人口在下滑,但更多的非城市人口正在向城市转移,人们的消费习惯在逐渐改变,对母婴类产品的需求被进一步激发。
浙江省玩具和孕婴童用品协会秘书长徐波、杭州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、秘书长李星慧,从两个不完全相同却相关的行业协会角度,为到场卖家剖析市场发展状况。关注传统外贸的转型升级,让中国的优质制造业能通过品牌出海,促进内外双循环。

2020年跨境电商疫情中逆势增长,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得了大量境外订单。海外市场需求的提升,助推我国跨境出口行业快速发展。
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政策与RCEP的签署,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扩容,这些政策推动也为跨境出海保驾护航。
天猫淘宝海外母婴行业负责小二 珈霖为大家揭秘了海外华人市场的潜力类目:居家、国潮、国货美妆等。
就母婴行业来看,全球出生率走低,锁住“单客经济”——消费升级、高频次、细分需求。以日韩港台四地区为例,母婴各品类2020年疫情影响下全面下滑,预测2021年引来逆势增长。
天猫淘宝海外作为一个面向海外华人的跨境电商平台,推出“全球分销计划”及“全球包邮计划”两大出海引擎,助力商家低成本、轻量级、快速拓展海外市场。

这几年,天猫国际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,是建立品牌认知以及消费者洞察的首选平台。天猫国际母婴招商负责人颐馨从线上进口母婴行业情况概览、行业市场消费趋势洞察以及线上进口母婴行业20年新供给概况三个维度做了跨境进口母婴市场趋势的主题分享。
母婴市场稳固发展,但增速有所放缓,中大童或将成为新红利
随着消费升级,育儿成本上升,“全面二孩”政策红利释放,母婴市场规模稳定扩张,但增速有所放缓。同时,新生儿出生率进入下降通道,未来5年,中大童或成为母婴市场需求新动能。
线上引领母婴市场增长,天猫国际进口产品是重要引擎,并加速向低线渗透
线上电商渠道是母婴行业主要增长动力,在线上B2C平台中,天猫是最大规模渠道,占比高达75.5%,而在天猫渠道中,天猫国际进口母婴是重要的增长点,增速高于天猫整体,并加速向低线城市渗透。
奶爸加入爱娃一线,新生代爸妈潜力十足
消费人群年轻多元,男性消费者购买力明显提升,90/95后年轻群体占比快速扩大。
细分市场引领进口母婴发展
除了进口奶粉、婴幼儿营养品,特殊配方奶粉、孕产修复仪器等细分品类也呈现了较大的增长空间。
从“食、补、用、孕”四个应用场景,通过2018-2020天猫国际婴童食品消费金额数据、2019-2020年天猫国际不同卖点婴幼儿奶粉消费金额数据等最新平台数据,解读有机辅食、早教玩具、孕期营养品等细分品类最新市场消费趋势。
本次分享中,不仅简单回顾了20年新品类、新商家和新商品的表现:10个新商家入驻天猫国际不到1年,成交破千万,其中TOP1的店铺成交破2200万;也分享了孕产用品、婴儿洗护两个产业带成功实际案例。最后,对到场的卖家朋友关心的开店资质进行细致解读。
1、35类TM标或者R标的海外商标
2、商品须是非69码的商品
3、需要国际支付宝账户
4、商品需要进菜鸟保税仓

母婴品类在Lazada平台同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,成交量和销售额增速都十分可观,东南亚母婴玩具类目已经吸引了众多品牌参与。LAZADA母婴行业负责人语扇为到场的嘉宾们介绍了东南亚市场情况、Lazada母婴行业情况以及分享了商家品牌出海方法论。
人多、年轻、发展快、爱上网、社交化,这些关键词简单概括了东南亚市场的情况。整体而言,东南亚是一个离散型的市场,在本次分享中也简单介绍了东南亚12家独角兽公司,让大家对东南亚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。
Lazada目前拥有东南亚超1亿活跃买家,自16年起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。本次分享将重点聚焦在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六个东南亚国家,分国家成交体量进行了解读,介绍了包括婴童服饰配饰、喂养用品、孕产用品、婴儿安全等等母婴品类情况,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到场嘉宾能够最直观地了解到Lazada平台母婴行业的发展情况。
干货来了!品牌出海方法论➡️在这一部分的分享,主要是结合了成功商家的经验,为大家总结了成功商家的三大要素,以及跨境出海趋势。
成功商家3要素:
价格竞争力——要求:比日常价格低15%-20%
活动资源支持——周度、月度、大促活动丰富
市场营销——内部:广告系统;外部:社交媒体、社群运营
跨境出海趋势:品牌化、社交化、本地化



